跨過內心的坑
「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4:16》 這兩年,對很多人而言,都是「大破大立」的一年。 先是臉書(Facebook) 可以為了元宇宙,直接把名字都改掉;知名珠寶品牌蒂芙妮(Tiffany),竟放下蒂芙妮藍的形象,嘗試以鮮黃色示人;甚至連豐田,也在去年底決定放掉八十年的引擎工藝,宣布強攻電動車。 當然,還有我們在教科書上讀到的傳奇企業奇異(GE),這個由愛迪生創辦的百年企業,曾擁有全球第一市值的光環,去年也放棄追求最大的野心,把自己分拆為三家公司,換得專注再起的契機。 為了活,還有什麼不能捨呢?去年,在商周與台塑集團的專訪中(詳見第一七七五期),我們也感受到這氛圍。那天台塑獨家透露,它將砍掉最賺錢的金雞母,不再用燃煤發電,以因應減碳浪潮。 大家不只是轉型, 還是在轉骨。 轉型,多是新業務的拓展,但轉骨,卻是結構性的改變,很多事得被打掉重練。 過程很苦,但走過之後,人的視野與格局,自會高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