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失靈
「跑了金融線十幾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關注過產險業……。」一位同業這麼說。 相較於母公司金控,抑或是銀行、壽險、證券等,產險確實像是一塊安安靜靜的小角落,就連投信、投顧,在媒體曝光上都比產險來得熱鬧許多。 安靜,是因為穩定。產險商品一年一約,今年低估了理賠風險,明年新約調整保費也就是了,出不了大事,況且,產險也沒有銀行或壽險業者放款、投資偶爾誤入雷區的問題。 那麼,這個向來無風無雨的產業,何以釀出台灣金融史上極為罕見的荒謬鬧劇?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報導防疫保單之亂,深度挖掘產險這塊安靜角落的瞬間崩壞原因。有點諷刺的是,崩壞,或許就是因為一向安定,安定到忽略種種風險升高的蛛絲馬跡。 早在去年五月,亞洲鄰國泰國就有業者因此出事,但,台灣沒看見。去年底,國內首推防疫保單的台產意外貼出「不續約」公告,但,業者沒警覺。今年二月,兩家國際重量級再保公司對國內業者回信,表明因風險難控管而「無法對相關商品提供支持」,但,業者繼續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