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完的濱海「垃」園
查不完⋯⋯,我查不完所有的問題啊!」記者說。 他先是出了一趟海,繞行台灣東北角三十海里,一趟暈眩的航行。暈眩不只因為浪,也為浪裡那些姿態囂張的廢棄物;他們從海上撈起一只機油桶,裡面還裝著半桶黑油⋯⋯。記者說,他必須回到陸上,一探海廢源頭。 專業報告裡認定最髒的兩處海岸線,他去看了,一在新北瑞芳,一在彰化大城;兩處的垃圾被認為主要來自境外,但從彰化大城往北走到芳苑海埔新生地,「本島自產」的海洋殺手終究現形;新生地外圍的垃圾掩埋場,覆土已崩,半埋半裸的陳年垃圾正伺機乘浪入海。全台另外六十餘座濱海掩埋場又是如何?記者抽空跑了趟花蓮海邊,情狀亦然。 回到彰化,從芳苑再往北走到了東螺溪口,看到了恣意濫倒垃圾的人,還有這群人打造的一片濱海「垃」園,往上追,追到了清潔隊人力嚴重不足、漁業廢棄物無處可放的結構問題。 又往北走,彰化伸港曾家村出海口附近的國家級濕地,「禁倒垃圾」的告示牌孤單站在垃圾堆中。鄰近的烏溪海口病症更重,灘上看到一堆黑色彈丸,說是集塵灰,一測,重金屬含量超標數十倍,一問,千噸毒丸在此承蒙海潮的日夜「稀釋」,原來已近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