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極世界,非變不可
十年前,《天下雜誌》將隱形冠軍觀念引進台灣。 當時,隱形冠軍之父西蒙(Hermann Simon)批判,管理界過度偏重大企業思維,但其實,全球九八%是小市場。比起以大企業為學習典範,深藏在價值鏈中,不輕易多角化,專注不求大、求穩不追快、把小事做得遠遠超越競爭者的隱形冠軍模式,可能更值得學習。 這對中小企業立國的台灣,深具啟發意義,也成了無數經營者的新聖杯。 隱形冠軍模式還對嗎? 今年六月,西蒙出版了新書《隱形冠軍2.0》(暫譯,中文版十一月將由《天下雜誌》出版)。他的寫作動機,竟然是對隱形冠軍模式不再信心十足。 接受《天下》越洋專訪(見64頁),西蒙不諱言,讓他自我懷疑的關鍵事件,是二○一五年中國家電大廠美的集團,併購德國工業機器人龍頭庫卡。 西蒙開始研究中國的崛起,對於全球隱形冠軍的衝擊;沒想到,後來全球政經秩序急轉直下,隱形冠軍的模式,在中國國家資本扶持關鍵零件、新科技破壞舊產業、全球化變成多極世界的三大趨勢下,已非變不可。(見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