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科學家
新冠病毒疫情趨緩,實體教學終於開放,校園裡又洋溢著青春的歡笑聲,學生三五成群,尋食的鳥兒和松鼠也來湊熱鬧,彷彿知道久違的老朋友回來,都現身列隊歡迎!像平常一樣,我一早就進校園,快步走向研究室所在的大樓,樓邊廣場已經站滿熟稔的晨操隊。他們穿著簡便的運動衫褲,跟隨帶操者,彎腿、擴胸、收腹、深呼吸、揮臂、扭腰、下蹲、起立、仰頭、兩手向上伸展,再緩緩放下,甩手,收操!動作整齊劃一,煞是好看。我駐足觀賞一會兒,不知不覺身體也跟著擺動,腦裡的鏡像神經元應該被激發了,呼吸也隨之穩健平順,運動活血精神爽! 我看他們停下來休息,便揮手打個招呼,正想往大樓移動,忽然眼前閃過一抹黃,吳媽身手矯健,一個箭步就站到我面前,「曾教授,我們要知『端的』,請告訴我們,嬰兒如何由天生語言學家,變成天生科學家?」我停下腳步,笑著對她和幾位圍過來的隊友說:「看來你們都有讀過我在《科學人》雜誌最近一期寫的觀點文章,謝謝你們的捧場。你們不但天天運動,也是常常閱讀的終身學習者,怪不得身心健康,活躍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