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齡 員工成為 企業資產
在未來幾十年裡,有許多股力量會左右人類經濟、社會的發 展,但如果說哪一項單一因素影響最巨,那就是全球人口高齡化。 預計到了2050 年,全球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會是目前的兩倍,超 過二十億人。 這為企業帶來機會,也帶來挑戰。因為一方面,這樣的長壽商 機是前所未見的。包括生技、電子裝置、製藥、照護服務、奢華旅 遊等產業,都可針對高齡人口,打造新產品和服務(見〈長壽是一 門好生意〉)。但另一方面,高齡化對勞動力的衝擊,也是空前的。 因為資深員工會延後退休的年紀,企業要同時管理從青少年到七十 歲的五個世代員工,還要訓練老年員工新技能。有些有遠見的企業 已著手因應長壽帶來的商機與挑戰。例如,飛利浦開發連網照護系 統,來滿足年長顧客所需要的照護。而製藥業巨擘輝瑞(Pfizer) 提出「資深實習生」計畫,讓年長和年輕員工同在一團隊工作,彼 此學習(見〈無人退休怎麼辦?〉)。國內電信產業的龍頭中華電信, 在本期中分享它如何迎戰退休潮。 談到建立品牌,企業往往較擅長建立個別產品的品牌,但對於 打造集團的品牌,就不一定能成功。然而,一個清晰的企業品牌識 別相當重要,它就像北極星,不但提供企業方向與目的,同時還能 強化個別產品的形象、幫助招募員工、在企業遇到聲譽危機時保護 企業。哈佛商學院教授葛瑞瑟(Stephen A. Greyser)發展出一 套工具,可引導企業同時思考一些內、外部因素,包括願景、能力、 對外定位、提供顧客的價值主張,並將這些因素連結起來,建立內 外一致的企業品牌(見〈企業品牌代表什麼?〉)。 近年來企業運用許多方式來創新,像是精實創業、敏捷開發, 但這些都只促成了漸進式創新。漸進式創新對企業成長有一定的 貢獻,但無法維持事業的長期發展。這些方法無法產生突破性創 新,是因為為了加速創新,促使企業只取得易到手的資訊,少了天 馬行空式的發散式思考。要怎麼樣才能實現Google 的「十倍式」 大躍進創新?閱讀科幻小說是跳脫這個陷阱的方式之一。已故小說 家勒瑰恩(Ursula Le Guin)曾說過,她寫科幻小說是為了讓人 的心智能擺脫「懶惰、膽小的思考習慣」。不妨用這些非傳統的方 式來激發創意(見〈科幻小說助企業突破現狀〉)。 在複雜的時代中,領導人使用「矛盾」的管理方式,時而仁 慈,時而權威,時而授權,時而集權,更能保持組織的靈活和創新。 中央大學林文政教授在本期中闡述了這種領導概念。 執行副總編輯 鄧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