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工 智慧 極致發揮
企業運用人工智慧的時機已經成熟。因為促成人工智慧的各 項技術,正在迅速的進步,也愈來愈便宜,像是巨大的數據處理 及儲存功能等。但目前在全公司採用人工智慧的不多,大多數只 用在單一商業流程。為什麼企業在人工智慧的進展如此緩慢? 這是因為傳統的企業未能在組織與文化上進行改變。要順利 導入人工智慧,在組織上,要從各部門獨立運作,改為跨職能的 協作。擁有不同觀點的跨部門團隊,才能讓人工智慧發揮最大的 影響力。在文化上,以往由上而下命令式的決策,要改為由第一 線人員以資料為基礎來做決策。(見〈你的公司夠AI 嗎?〉)。 為什麼有些新創企業能持續成長,有些則不行。哈佛商學院 教授古拉地(Ranjay Gulati)發現,前者是因為創業初期的靈魂 未被抹滅的緣故。古拉地發現支撐企業靈魂的三種具體元素為: 企業最初的意圖、堅持提供給顧客的價值、能激勵員工的體驗。 以網飛為例,它的商業模式從最早的寄送DVD,到影音串流業務, 近年更自製電影和電視節目,都相當成功。這便是因為它能堅持 「給全世界最好的娛樂內容」的意圖及對顧客的承諾;並藉由授 權來激勵員工有好表現(見〈留住新創企業的靈魂〉)。 在孤獨成為一種流行病的年代,交友網站成為前景看好的產 業。美國著名的交友網站Match 集團執行長金斯伯格 (Mandy Ginsberg)在本期說明,這個產業過去十年所經歷科技和商業模 式的重大轉變。包括因為使用者從以中年人為主,轉變為年輕人, Match 因此成立Tinder,經營18 到25 歲的社群,後來甚至開 發其他年齡層、族群的交友平台。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也影響很 大,它使得約會平台由桌上型電腦,轉移到應用程式。金斯伯格 希望未來能預測,雙方的吸引力能否在現實生活中長久持續,而 不是一見面就消失了(見〈她靠不斷創新連結愛情產業鏈〉)。 許多商管學院正用創新的方式協助產業發展,並為企業量身 培育人才,本期報導了這個趨勢。不少企業接班人想在傳承之際, 進行創新和改革,但阻力重重,成功大學張紹基教授領導的研究, 發現了其中成功的關鍵。物聯網是當前最看好的商機之一,設立 獨立的知識平台來教育潛在客戶是不是個好方法?清華大學丘宏 昌教授撰寫個案探討這個有趣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