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 連結的 新時代
「生態系統」成為商業界愈來愈熱門的話題。未來在分析競爭態勢 時,將不再以企業或產業為單位,而是以生態系統為單位。 然而,當今的生態系統,不同於以往所談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垂 直整合系統。在幾股趨動當今生態系統的力量中,最重要的是數位科技 的發展。這股趨力讓跨領域的事物連結起來,徹底改變了企業服務顧客 的方式。目前可以看到的重要生態系統,像是Google 和阿里巴巴等數 位原生公司所建立的平台,又如蘋果公司設立的iPhone App Store 銷 售第三方設計的應用程式。汽車業中,賓士和BMW 最近宣布要打造一 個移動管理生態系統,結合汽車共享、叫車等服務。未來,即使你不是 整個生態系統的領導者,可能都需要依附在某個生態系統下。因此,企 業必須思索自家的生態系統策略為何。包括你如何能幫其他企業創造價 值?你該扮演什麼角色?是生態系的建構者、協調者,或依附者?(見〈迎 接生態系統經濟,企業有何策略?〉)。本期特別製作生態系統專輯,幫 助你思索。 對企業來說,供應商是相當關鍵的伙伴,但要建立彼此長久的互信、 互惠關係並不容易。以研究契約理論而獲得201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 哈佛大學教授奧利佛.哈特(Oliver Hart)提出一種訂定合約的新方式, 也就是在傳統的契約元素之外,納入一些可增強彼此關係的元素,像是 建立願景和治理架構。這些不是無法執行的抽象原則,而是有法律效力, 出現爭端時,可請法院解讀條文。以戴爾電腦和它的合作廠商聯邦快遞 為例,不愉快的合作過程,使得合作幾乎破局,最後雙方同意放棄傳統 的條文,而採用這種關係契約,兩年內,雙方都降低了62%的成本(見 〈擁抱長期策略伙伴〉)。 人生某些時候總要改變,例如轉換職涯、戒掉壞習慣等。然而改掉 舊模式是很困難的,需要支持與指導。此時,不管你是上司、同事、朋 友或家人,都可以學習這種指導技巧,改變你周圍的人。你可以提出開 放式的問題,真誠地聆聽,幫助對方探索他理想的自我,擬定學習計畫, 然後練習新的行為角色(見〈教練教你大改造〉)。 天使投資人帶著資金和熱忱,來投資新創事業,猶如荒漠中的甘霖, 創業家原應心存感激,但由於雙方的期待不同,往往最後不歡而散。元 智大學吳相勳教授提出讓彼此雙贏的關係指引。企業愈來愈重視用輪調 來培訓人才,如何運用輪調最有效呢?台大李吉仁教授用個案來帶領大 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