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除以挑戰,小於1
關於「心流」(flow)這個理論或概念,我是從延伸的旁支著作,再被帶回原典的。多年來,許許多多談論專注力、工作效率、創造力、設計思考、宗教、運動等不同主題的書籍,經常觸及這個詞,以至於就算從沒讀過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所寫的《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這本書,大概也知道一點皮毛:心流就是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這種體驗本身帶來莫大的喜悅,使人願意付出巨大的代價。 「牛頓把手表放進滾水裡,手上拿著雞蛋計算時間,他把全部精神能量用於協調抽象思考上,不留一點注意力應付現實世界偶發的需要。」這可以說是達到心流的例證之一。 如果大科學家的思維遙不可及,那麼在「凡人」身上,不管是閱讀、聽音樂、跑步、游泳、登山、攀岩等活動,都跟心流體驗有關。不過,「光靠身體的動作是不能產生心流的,一定要投入心靈的力量才行。」以游泳為例,泳者必須培養適當的技巧、集中注意力,沒有投入思想、動機、感情,就不可能充分自律,也不能學到足以享受游泳之樂的泳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