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無能、無心之過
關於犯錯這件事,無論東西方,有一派觀點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皆犯錯,寬恕是德」(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相較之下,我更樂見另一派說法,錯就錯了吧,畢竟「人誰無過」,但重要的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或者說「經驗,只是人們給他們犯的錯誤取的名字。」 我們還可以從「型態」來看失誤。在《清單革命:不犯錯的祕密武器》這本書裡,作者葛文德(Atul Gawande)引述了兩位哲學家薩繆爾.戈羅維茨(Samuel Gorovitz)和阿拉斯代爾.麥金泰爾(Alasdair MacIntyre)在1970年代一篇關於人類謬誤本質的短文,將導致犯錯的原因分成兩類:一類是「必然的謬誤」,也就是我們所做的事,完全超出能力範圍,也可以稱為「無知之錯」。第二類是「無能之錯」,亦即我們之所以犯錯,不是知識不足,而是沒有正確使用知識。 葛文德寫道,「『無知之錯』可以原諒,『無能之錯』不被原諒。如果解決某類問題的最佳方法尚未找到,只要盡力了,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能接受。但是,如果人們明明知道該怎麼做,卻沒做到,這類錯誤很難讓我們不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