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無形資產,展現真實價值
▶▷ 有聲導讀 請點此 ▶▷▶ 媒體創意人 俞國定 導讀 自從1990 年代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預告:「20 世紀企業最貴重的資產是生產設備。21 世紀組織(不管是企業或非企業)最寶貴的資產將是知識工作者及其生產力。」也等於是在提示我們,20 世紀製造經濟的思惟模式已經完全不符合21 世紀知識經濟的要求。 比方說,談到生產力。在工業時代,生產力指的是一名工人在一定期間生產產品的數量;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僅僅生產數量更多、品質卻很差的產品,是沒有用的,因為這些產品根本毫無價值。 再比方說,談到公司的估值。過去估算公司價值的時候,大家都很熟悉傳統會計方法製作的財務報告,例如資產負債表、收益表、資產清單等等。 然而隨著知識經濟到來,尤其是對以知識為主的公司來說,公司的無形資產往往比實體資產更有價值,這時候光看財務報告的數據很難掌握全貌。 為了進行有效評估及管理,公司必須開發一個更完備的資訊系統,涵蓋所有可以促進公司市場價值的構成要素。 如果用時間軸來呈現,可以用過去、現在、未來說明: 財務資本代表的是過去一時的財務數據,內容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投資、股東權益、負債情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