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腦作業系統
不曉得有沒有人像我一樣,2016年《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這本書出版、2017年本書作者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時,忍不住納悶,行為經濟學之父不是寫《快思慢想》的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嗎? 康納曼在2002年獲頒經濟學獎,根據諾貝爾獎官網,得獎原因及具體貢獻是:將得自於認知心理學研究的重大洞察,整合進經濟學分析,特別是關於人類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所做的判斷和決策,從而為一門新的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至於塞勒的得獎理由,言簡意賅:表彰他於行為經濟學的貢獻。 綜合二者得獎理由,再把獲獎時間序考量在內,可以見得,康納曼的心理學研究為行為經濟學奠定了基礎,而塞勒則是確立了行為經濟學這個新興經濟學領域,也豐富了它的理論與應用範疇。 在維基百科(Wikipedia)關於康納曼的詞條裡,有一段這樣的描述:康納曼自陳,他沒上過一堂經濟學的課,他和研究夥伴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對於這個學科的一切所知,都是從他們的合作對象塞勒和經濟學家傑克.柯內許(Jack Knetsch)身上學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