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提升數據素養
蒐集、解讀和分析數字,進而引導行為、形成決策,其實是不需要特別說明或強調的觀念,因為這是人的本能,也是習慣。 褲子變緊了、體重減少了、血壓升高了、存款變少了、朋友變少了等等,只要數字發生改變,特別是出現明顯的異常,都會對人發出警訊。至於會不會根據數字的變動,採取相應的行動,則要看數字的增減幅度大小,以及個人的行動力和決心而定。 工作上也是如此,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看到財報上某個數字,跟去年相比落差特別大,自然就會特別留意,即時採取因應之道。 講到這裡,看似簡單,只用到了數學上的加減乘除,這當中還是有些細節要當心,包括數字運算是否正確,以及看見異常的數字時,是否能夠追根究柢找出落差的根源。 進入大數據時代,對於工作者來說,提升數據素養變得愈益急迫,原因很簡單:數據變多、分析工具變厲害、運算能力變得更強大,當你想要什麼數據,電腦都能很快跑出來,問題反而回到工作者身上,我們必須具備很清楚的問題意識,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了解什麼、分析什麼、解決什麼問題,才不枉費科技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