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只是起點
說實話,會員制一點都不新鮮。我還記得,人生第一張會員卡,必須湊滿40點才能換得。由於每一點得消費滿500元,對於當時還是大學生的我,有點考驗,我卻樂在其中。等到會員卡終於到手後,我持續消費,直到有一天,收到了一張「終身會員卡」(沒記錯的話,到期日標註為西元9999年)。 事後看來,這個集點換會員的過程到結果,我都是「原價」購物,拿到會員卡之後的優惠也不過9折。顯然,吸引我在商家消費的誘因,不只是那10%的「價差」,而是符合我個人所認定的「價值」。換句話說,組織做會員制的起心動念是什麼,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消費者。 如果企業以「衝會員數」為核心,我們就會看到加入會員享折扣的行銷手法,吸引到的就會是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沒有折扣也就離開了。 如果是以「衝高營收」為目的,那麼消費者就會感受到強迫推銷、長期綁約(綁約愈久年費愈低)、削價競爭、解約困難的營銷手段,非但無法一試成主顧,反而一到期就解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