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攜手共進的台灣
全台智慧城市大調查」今年進入 第四年。我們持續透過政府自 評與民眾問卷的雙軌調查,追蹤、掌 握大數據、互聯網、AI技術等新科 技應用,如何改善民眾生活、提升政 府治理效率,希冀台灣能早日步上智 慧生活的強國之列。 然而,討論七月底最新的調查報 告時,卻讓多年關注此一議題的顧問 群陷入一陣沉默,因為不論質化或是 量化資料都顯示:智慧應用雖變得更 加廣泛,但城鄉的差距卻也在不斷擴 大中。 台北市民眾只要走到公車站牌, 馬上知道公車何時會來;但距離台北 不到一個小時車程的新竹尖石鄉,卻截然是另一個世界。一位罹患慢性病 的七十歲老阿伯,每週固定要下山看 病,等待公車卻只能靠經驗,因為他 根本無法知道公車現在開到哪裡,是 不是開走了,甚至到底有沒有發車; 老伯伯能做的,就是枯等。 調查發現,台灣各地方政府對建 置智慧城市雖有共識,但在資源分配 不均、市場規模受限、資本支出偏高 等種種條件限制下,建置工程不是優 先被排擠,就是一開始拿了中央補助 款,後來卻苦無營運經費,荒廢成為 蚊子設施;民眾感受不到便利,地方 政府自然也收不到政績。 原本期待透過智慧城市的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