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相下的投資門道
所有的表相之下,都可能隱藏著 深刻的議題,而要如何把握, 則端視你是看門道的內行人,還是看 熱鬧的外行人。 明年七月將於東京舉辦的奧運, 造勢活動正在逐步增溫中;然而,在 平靜的預賽表相下,其實幾百億的商 機早已啟動了。為迎接這場四年一次 的國際運動盛會,身為全球紡織、製 鞋研發生產基地的台灣,也再次在奧 運展現強大的製造實力。 環保意識當道,循環經濟成為產 業的發展重點,這次東京奧運的核心 理念也呼應這個趨勢,連奧運獎牌都 是使用回收材質製成的。在機能材質 方面,全球知名運動品牌除了延續寶 特瓶回收抽絲再利用外,更進一步強 調舊(廢)衣料回收再重製,這對廠 商的生產技術無疑又是一大考驗。 然而,台廠再度靠著強大的製 造能力,回應了品牌商的需求,甚至 連回收舊魚網都能再利用。本期《財 訊》特別為讀者介紹兩家在奧運場上 揚威的台廠隱形冠軍:一家是成立三 十七年的立肯,創辦人廖炳榮由銀行 員半路出家,卻能克服衣料染整技術 走向機能布料,成為Uuder Armour 在台採購的最大針織布供應商;另一 家新創的大氣電漿,則是利用AI技 術提升鞋底與鞋面的黏合效率,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