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技業這十年⋯
武漢肺炎疫情嚴峻讓全球各國瘋搶口罩,台灣因為政府政策調配得宜,口罩供應愈來愈充裕,不僅解決過去一片難求的問題,現在甚至還可以主動捐給有需要的國家。不少朋友在拿到一包九片裝的口罩時,都不約而同地在網路上分享,手握「一疊口罩」的厚實感覺,直說在台灣真的很幸福。 難以想像,一片毫不起眼的口罩,過去因為附加價值太低,在台灣已經難以生存,工廠早就大量外移;但一場疫情卻讓口罩從原本的冷板凳一夕暴紅,躍升為國家級戰略物資,透過全新自動化製程大幅提升效率,以國家隊的姿態重出江湖。在這場視同作戰的防疫工作上,這一小片口罩的故事,也正是台灣整個生醫產業轉型升級再出發的開始。 台灣的醫療資源豐沛,一直是生技產業引以為傲的強大後盾。二○○七年,政府推出《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開放無獲利企業也能上市櫃籌資,捲起一股新藥風上市潮,一時間財團、專家爭相搶進,投資人不理性地追捧,卻忘了新藥研發其實需要長時間的耐心與龐大資金。最終,市場淪為短線的題材炒作,股價在暴漲暴跌後讓投資人失去信心,有好一段時間,生技股幾乎就等於冷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