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
台灣電池產業真的沒有機會嗎?」這個話題多次在我們編輯會議上熱烈討論。記者遍訪業界專家,有人認為,目前電池最大的應用就在電動車,台灣既沒有自己的車廠,也沒有足夠市場規模,再加上電池芯廠的投資動輒上百億元,很難培養出自己的電池芯廠。另有專家說,多年來台廠轉向發展電池管理技術,已經殺出一條血路,不一定要看電池芯。 這個議題值得認真以對,因為電動車已成全球趨勢,而占一輛電動車成本高達四成的電池,就成了「未來的石油」。事實上,不只電動車需要電池,全球各國正積極推動綠色能源,不論是風電、太陽能都要搭配儲能,而其關鍵也是電池。毋怪美國政府早已將電池列為安全供應鏈中的戰略物資,預告這是一個將進入高度成長的大產業。 台灣原本就是全球發展磷酸鐵鋰電池的先行者。根據工研院材化所技術長潘金平的說法,「要使用磷酸鐵鋰技術,必須向一個加拿大研究單位支付專利費,目前全球只有四家公司支付,兩家中國公司,一家日本公司,另一家就是台灣公司。」但由於後來電動車發展主流走向三元電池,再加上中國寧德時代崛起,台灣電池芯產業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