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紅色供應鏈
以前,大立光不只是業界第一,根本 是業界唯一!但現在不同了……。」 說這話的人是葉遼寧,中國鏡頭廠舜宇光 學董事長。 「 老實說,舜宇和大立光的主要業務 內容不盡相同,甚至,舜宇還算是大立光 的客戶;但過去一年來,兩家鏡頭大廠總 是被各界拿來對比。今年三月,舜宇市值 正式超越大立光,至少在投資市場的話題 上,兩強比拚更難避免了。 我們對於舜宇的好奇,的確是因「大 立光死敵」這樣的定位而起,但決定深入 「敵」營一探究竟的關鍵,其實是副總編輯 謝富旭對這家公司的一句描繪:「它是最 不一樣的紅色供應鏈!」研究發現,這家 中國鏡頭一哥,成長模式不像我們熟悉的 紅色供應鏈,反而更像台灣的中小企業: 六萬元人民幣創業、九人起家,不靠政府 補貼,卻能闖遍國際大廠。 我們兵分兩路,富旭在稍早之前親 赴中國浙江的舜宇總部,帶回內部主管的 第一手訪談;五月二十九日,撰述委員周 岐原參加舜宇在香港太古廣場舉行的股東 會,直接面對舜宇高層。由下而上的,在 本期封面故事中,我們詳解了舜宇光學的 文化底蘊、經營哲學,以及未來謀略。 用來破題的這句「大立光不再是業界 唯一」論述,就是葉遼寧在股東會面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