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的下一回合
稍早前,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公布了一份十五個國家地區的調查,台灣是唯一「挺川普比率超過挺拜登」者。 在外人看來,這或許有些弔詭。台灣上下正在齊心拚綠能,但川普卻認為氣候變遷是人為騙局;台灣堪稱貿易立國,但川普將自由貿易視為美國仇敵;同性婚姻在台灣合法,卻是川普用來嘲諷對手的素材⋯⋯。在諸多普世價值的層面,台灣顯然更貼近於拜登所屬的民主黨。那麼,台灣為何挺川普? 某種程度,台灣是「不得不挺」。 過去四年, 川普固然對中國連下重手,但在另一方,中國的習近平在這四年也有一連串動作,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定《港版國安法》,乃至於近期的軍機頻繁擾台⋯⋯,顯露出的,是對台灣與民主體制的威脅劇增。台灣與川普的許多價值觀相左,但面對更具壓迫感的巨大威脅,不得不挺壓制中國的川普。 這樣的不得不,成了台灣對於「拜登時代」的最關切與最憂心。本期封面故事,我們把重心放在分析拜登的對中、對台政策可能走向,除了採訪多位熟悉美國政治運作的政、學界與民間人士之外,也大量閱讀拜登長期以來的發言或表態紀錄,甚至拜登倚重的團隊成員,我們亦逐一研究其對中國態度的一路演變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