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皇帝
一直以來,《今周刊》報導過許多代工業者的新聞,從手機、電腦到運動鞋,每次觸及,往往離不開「毛三到四」、業者只能賺取微薄毛利的一抹悲情,但這一次,當同事回報清祿鞋業的故事,終於讓我們看見了新的風景。 兩年前,這家運動鞋代工大廠悍然拒絕了全球一線品牌大客戶,勇敢切斷了沒有利潤的代工訂單,這張訂單不是小數目,是它全年營收的一半,如此決絕,只是為了告訴這位客戶:應該給代工廠合理的利潤。 終於, 有代工業者「膽敢」與品牌坐下來好好檢視代工廠的合理價值,從精準嚴格的管理力度、效率的資源分配、到強大的生產技術能量,台廠經過這幾十年的精實練兵,淬鍊出的代工價值,難道就不能理直氣壯,要求「合理利潤」? 因為,只有品牌與供應鏈共榮、共好,產品長期維持穩定、良好的製造品質,品牌才能走得長長久久,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個道理,不難懂。 他大刀一揮, 離開愛迪達二年之後, 如今證明, 清祿不只還活著, 而且,活得比以前更好。今年,Nike為品牌登陸越南二十五周年所設計的紀念鞋款上,還特別印上清祿的公司名,某種程度,這像是國際品牌龍頭對台灣代工老廠的一次致敬,也讓一向只能隱身品牌幕後的代工廠,瞬間成了藏家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