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騙”不離其宗
輝昇 讀了2 010 年11月號的〈我被騙了〉,心有戚戚焉。 我50歲,在某家電信公司當行銷總監,自信經歷豐富,閱人多矣,雖然台灣詐騙之風仍盛,總覺得不會騙到自己身上。 某天,接到一通電話。 「喂,猜猜我是誰?」 「……」 「怎麼?連我的聲音也聽不出來!」 咦?聲音有點熟。「是阿治嗎?有什麼事?」 阿治是我多年的老同學。心中不免滴咕,都幾歲了,還玩猜猜看的遊戲。 「哈,沒什麼事,只是我電話改了(如來電顯示),麻煩你通訊錄更新一下。」 「好,知道了。」 「沒事了,再連絡,拜!」對方沒再說什麼,電話就掛了。 幾天後,午休剛過,我正為一個2點的會忙得不可開交。電話響了,來電顯示「同學阿治」。 「你知道,我多少有做點小投資,今天有一筆貨款要付,少了十萬元。你能不能先借我週轉一下?我明天就還你。」 「你先把帳號給我,但要等我開完會才能去匯。」十萬元是我隨時都有的數字。結果那天下午,會開得很不順利,一直到快6點才結束,早過了銀行當日結算時間3點半了。 回到辦公室,又接到阿治的電話。我覺得很抱歉,跟他說:「一忙就忘了,你還好吧?」 「沒關係,你明天一早再匯給我也可以,拜託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