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倍的錯誤
首先,要對所有的讀者致歉。對不起,我們出錯了! 上期封面故事「一支手機偷走我的人生」,在封面、主文、總編輯的話,都出現「每人每年被竊走一千五百萬元」。正確應是「一千五百元」,多算了一萬倍。 刑事警察局統計,去年全國詐騙案財務損失超過五十六億元,以全國二千三百萬人換算,每人二百四十三元;再以未報案的黑數約為報案六倍到八倍估算,每人平均被騙約一千五百元。 報導上線後,讀者私訊:數字是否有錯?我們立即在粉絲頁道歉、更正數位內容。但,錯誤資訊已傳出,我們辜負讀者信任,必須嚴格檢討。 我們自認嚴謹,報導出門前,設下七道守門關卡──作者、核稿人、文稿編輯、查核編輯、主編、總編輯、文案會議,為什麼關關失守? 對此,我們召開三次檢討會,發現計算錯誤的背後,是形式主義。儘管有重重關卡,各關卡卻未當責,心想,優秀的前手或後手,應能把關。 夥伴越強,內心的安全網越密。就像在高速公路上,有自駕系統的車禍比例較高,對輔助系統越信任,對路況越鬆懈。 好比簽公文,越多道關卡,閉眼過關的機率越大,後手認為前手看過,前手認為後手若糾錯再改即可。 此外,身為新任總編輯的我,更犯下大錯:見獵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