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減法年代
近期市場最令人震驚的消息是,美國聯準會進行二十八年來最激烈的升息,此舉令美股、台股重挫,也讓台灣兩百多萬房貸族,大小企業,全體打寒顫。 「緊縮」兩字,看似一種貨幣政策,把央行之前加印的鈔票逐步收回。那不是恢復原狀而已嗎?不,這過程會令人痛苦不堪。 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用「酒鬼戒酒」,來形容矯正通膨的過程: 「當酒鬼開始喝酒,好影響會先來到,壞影響要到宿醉醒來才有,就算想到宿醉之苦,他依然抗拒不了杯中物呼喚。 像酒鬼一樣,政府受到的誘惑,是加快增加貨幣的數量,使我們如坐雲霄飛車,需要越來越大的量,才能給酒鬼或經濟體相同的快感。 酗酒和通膨相似,矯正方法也一樣:戒酒。這談何容易,因為這次是壞影響先來,好影響後到。 貨幣成長率減慢初期副作用很痛苦,經濟成長率下降,失業率居高不下,約一、兩年後,好處才來,通膨下降,經濟轉趨健全,可望在沒有通膨下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