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戰法,先做了再修!
較之四年前的柯文哲,最近 的韓國瑜現象更值得玩味。因 為高雄是一個十分傳統的綠色 疆域,過去二十年從未被撼 動,但一個過去「不是號人物」 的人,被對手批為沙豬、流氓, 甚至被貼上國民黨黑金負面標 籤,還以愛情摩天輪迎戰陳其 邁的區塊鏈,他憑什麼在四十 天內改變市場風向? 從品牌行銷角度來看,陳其 邁是老品牌,發言人團有十 人,總幹事群有十位立委,陣 仗驚人,卻跟媒體關係不佳。 反觀韓,沒有競選總幹事,只有五、六個小編,主動讓媒體 掌握每日行程,隨時面對麥克 風,不打草稿就發言,說錯了 就道歉。兩種風格,一個傳統 而嚴謹, 一個草莽而隨興, 網路聲量也如雲泥之別。擁 有龐大資源的陳,為什麼無法 靈活回應市場,以致失去主場 優勢? 這場選戰,就像皮鞋對上拖 鞋,斯文對上草根,我彷彿看到 一場老企業與新企業的對戰。 過去的商業時代,產品開發 採取瀑布式流程,由上而下, 必須先定義需求↓開出規格↓製作產品,最後才進入市場, 每一個階段都必須縝密規畫, 每個階段都無法回頭修改,在 網路的快時代,常陷入研發期 過長,產品上市後不符用戶需 求的窘境。 而網路時代的敏捷開發 (Ag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