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伸長一點
商周編輯處有個內化習慣:「收到」! 同事之間有重要公告,或要進行溝通,接收者會在第一時間,透過Email或Line回應「收到」。這做法,是一種體貼,代表我收到了訊息,你不必再反覆確認我是否看到。這讓我們在處理緊急議題時,可以有效率的快速傳接球。 不過, 最近我發現, 只有「收到」習慣還不夠,因為有的同仁,開始會漏球了。 原因無他,我們的任務變複雜了!過去三十年,我們只有一本雜誌,現在,商周的內容會在十個載體上出現,如Line 、YouTube, 還有App上的音頻。不同載體,又有不同定位,得與不同的部門合作。 於是,內容同仁們,開始像八爪章魚一樣,得到處傳球、接球。有人開始忘事,有人在發生異常時,仍舊埋頭執行,最後引來團隊抱怨連連。 一開始,我會定期跟大家確認細節進度,但一段時間下來,我感覺自己快變成團隊秘書。 後來,我請大家自己主動通報, 並用科技工具如Trello或Planner去管理專案,結果發現,原本就績效卓越的同仁最積極,但常常「事事有交代,凡事沒著落」的同仁,依舊被動。 於是,我再觀察,能良好與團隊協同合作的人,最大的差別在哪? 關鍵,還是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