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子不是討來的!
今年,我跟一位優秀人才面試時,他不意外的問了這個問題: 「妳可不可以描述一下,未來這一年,這份工作的內容細節?」 「坦白說,我最多能描述五○%的內容,我想找你,跟我一起冒險!」 對方愣了一下,我也笑了,隨即,我們聊起商周團隊的改變。 過去,商周只專注做一本雜誌,每個職位,都有清楚的工作說明。 現在,我們矢志要成為華文世界當中,最棒的共學平台,幫助每個人成為更好的自己。目標很大,我們就得極大膽的探索各種成就路徑。 比如,今年我們開始把最新的失敗個案,變成每月一次的立體展演,直接面對面跟CEO們交流,也嘗試針對中年轉型,做出分眾頻道「中場幸福學」;甚至,大家還改變工作節奏,推出第一份日更收費電子報,專注分享實戰案例。 近期,我們擬出明年的工作戰略,目標,還是很瘋狂。 我沒辦法跟對方描述工作細節,就像這期RPG專題報導所述,「沒人知道下一關會怎樣?」 我能溝通的只有:做這件事的使命,關於路徑,只能一試再試,沒有標準答案。 幸運的是,那位人才後來願意加入,讓冒險隊伍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