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夜市的記憶
南機場夜市,是我童年記憶很重要的一環。 國小上國中那一年,我在知名的來來水餃店吃水餃,吃到一半,隔壁巷子就傳來砰砰砰的鞭炮聲,後來才知道,那原來是槍聲。 這裡曾是龍蛇混雜,我初看周星馳的電影《功夫》時,感覺跟這兒的味道真像。 南機場公寓是台灣第一個軍用國宅,一群軍人眷屬在這居住,也在這討生活,上午,大家去備料採購,下午就從樓上下來,樓梯與騎樓間,放著大家的攤車與生財工具,他們就直接推出去做生意。 在這擺攤,物美價廉是必備條件,畢竟要做的是鄰居街坊的生意。當外面的牛肉麵一碗要價百元起跳,夜市旁的牛肉麵價位,很多年都是五十九元不變。 南機場的攤位地圖,我閉著眼睛都能畫,因為從烤玉米、關東煮到圓仔湯攤,動輒都有二、三十年歷史,當它成為全台灣米其林密度最高的夜市時,我毫不訝異,它不拚觀光客生意,自得有留住老顧客的本事。 在這裡,時光彷彿會凍結。 它的口味與招牌,三十年不變, 但毛病也從沒消失過,小巷子內會堆著攤車,停車位總是稀缺,找廁所永遠是難題……。 身為老顧客,我曾自私的想過,它真需要「改善」嗎?若變更好,會不會讓我的排隊時間越來越長? 但轉念再想,時代會變,它,終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