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聰明的傻子
「什麼?老鷹又死了!」 二○一五年,商周製作了一期封面故事:消失的老鷹。當時,台灣成為亞洲唯一老鷹大消失的國家。老鷹,是生物鏈的頂端掠食者,如果牠的數量開始下降,被掠食者的壓力下降,台灣整個生態系的系統將遭遇浩劫。 這套報導,引發很大回響,全聯董事長林敏雄看到後,明白老鷹是因為農藥而死,承諾將收購友善老鷹的紅豆田,發展出老鷹紅豆等商品,再後來,更多人參與不撒農藥的種植行列,於是,老鷹的數量開始回升……。 我們原以為,這是故事的終結,沒想到,消息傳來:老鷹又死了!這次,現場在台南官田的菱角田。當地的水雉,因為農藥中毒,老鷹吃了牠的屍體,再度發生悲劇。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所有的生態環環相扣,你我以為解決了單點的問題,就能夠獨好,但根本不可能。 今日老鷹,明日人類。自此,商周團隊展開四個月的追蹤報導。 我問副總編輯佩修跟資深記者茹涵,採訪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她們的回答竟不約而同:「他們都願意為了一個目標,去做一些自己原本不擅長或會很挫敗的事情。」 茹涵所指的他們是:一群拯救生態,不想再失去無辜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