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短線迷霧 關注未來
相較於上半年股市火熱、大家茶餘飯後都在聊股票,下半年台股大幅修正後,市場氣氛轉趨悲觀,來不及跑的投資人索性「蓋牌」不看。尤其,近來利空消息頻傳──供應鏈失衡、通膨壓力、中國問題、美國升息、美中角力、台股基期已高等等陰影,揮之不去,也對投資市場投下巨大變數。 不可諱言,影響投資市場的變數只會愈來愈多,不過想要在市場上奪得先機,一定要先「大膽假設,隨時修正」。本期《財訊》針對二○二二年規畫的投資備忘錄,最大的前提在於:全球疫情漸趨緩和。畢竟,隨著疫苗普及率不斷拉升,口服藥開發已初見成果的情況下,明年疫情對於經濟的衝擊,應該會降到更低。 如果把投資看作是一個雷達表,如何清楚區分出長期性的結構趨勢,還是短期炒作的循環性話題,這是投資非常重要的指標。 對投資市場有長期且深入研究的《財訊》副總主筆郭庭昱就認為,「趨勢性議題」可能進三退二,長期走向不變;但「循環性話題」的影響力,則可能進三退三,甚至退五,會像海水退潮一樣,愈退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