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喲娜啦!
日經指數創了三十三年新高,下一關,就是一九八九年的三八九五七點歷史高點了。以五月二十三日收盤價計算,差距正好八千點,指數還得再漲二六%。 一九八九年,日本的盛世頂峰,除了指數創高,那年,索尼創辦人盛田昭夫與時任自民黨議員的石原慎太郎,還共同寫了本挑戰美國的驚世著作:《日本可以說不》。 指數能不能攻破歷史高點?日本榮景能不能重返「挑戰大哥」等級的強度?當然還有一段路要走。但至少,近來已有愈來愈多專業機構評論,這一次,對著經濟失落三十年的悲情,日本有望高喊一聲「莎喲娜啦」!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就從日本各種經濟、金融市場的火熱現象出發,一路深度探究這些現象背後所隱含的結構轉變。 看現象,不只股市創高,美國聯準會編製的日本住房價格指數,也自二○二○年起高角度加速仰攻,雖然距離一九九○年高點還有三六%之遙,但如今總已回到千禧年水準。推動數字的,包含了外資爆買、海外直接投資加碼等含金熱浪所引發的連鎖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