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假新聞產業化
一門生意要能被稱為「產業化」,大致 要符合四件事。 首先,是基於市場經濟應運而生,也 就是有足夠且穩定的市場需求做支撐;其 次是參與者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第三是 與資金有密切關係,由此也衍生出第四要 素,參與者以「營利」為目的。 前面兩項,說明這會是一門可長可 久、百花齊放的生意,影響力綿長而廣 泛。後面兩項的意義,簡單地說,就是參 與者會把「將本求利」當作至上信條、首 要美德。 「假新聞」不是新話題,但在這次我 們與《報導者》合作的封面故事中,你會 驚覺,假新聞儼然已是一門新產業了。隨 著記者專訪假新聞大本營北馬其頓的網軍 教頭、直擊印尼選舉過程中的網軍惡鬥, 受訪者一字一句的描述,其實精準貼近著 教科書上的產業化四要素。 市場需求有多強?那位名片上印著 「不小心讓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網軍教頭 說,美國總統大選後,他的生意已經擴及 四大洲、九國度。論規模,早在二○一六 年,小城裡的「從業人數」至少千人,在 一七年的印尼省長選舉,各陣營網軍基地 更是「以棟計算」。 至於「將本求利」, 受訪青年說: 「製造假新聞四年賺千萬」的案例大有 人在,網軍教練則是毫不在意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