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十年之後
回頭來看,才發現這真是一趟不小的工程。 本期,我們推出「六都永續城市調查」,為求專業嚴謹,製作期程啟動得早,從邀請顧問對調查方法提出建議,完整盤點所有縣市政府定期揭露的公開資訊,從中篩選四十八項指標、蒐集整理數據,再到進行問卷調查、討論計分⋯⋯。過程中,負責的同事步步為營,直到報導完成後,才忽然有了攻頂般的成就感,「好像真的為台灣永續做了些事。」同事說。 這項調查緊扣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十七個項目,以我們篩選出的四十八項公開資訊指標來說,就要盡可能對應到聯合國揭示的十七大永續任務。一般廢棄物回收率、下水道普及率、消防設備安檢合格率、兒少受虐人數⋯⋯, 許多尋常時間不會受到特別注意的數據、不會讓市民直接有感的成績,循著SDGs的框架指引,竟都自然而然地被納入了評分項目。 名為「永續」的這項工程,本來就不是迅速外顯的討喜裝潢,而是在不起眼的關鍵之處扎實累積。透過這項調查,希望能讓地方政府那些「與選票無關」的默默努力,能夠得到某種程度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