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髒汙
證交所的「公司治理中心」是在二○一三年十月成立。設立的依據,是當年一月金管會提出的「強化公司治理藍圖」。這些規畫,為何都出現在二○一三年? 因為,受到前一年的教訓! 二○一二年,發生了中石化股東會爭議事件。說爭議太客氣,當年的「亞洲公司治理評鑑」報告用「可疑的伎倆(Dubious tactics)」形容,文中描述:中石化在股東會前一天修改議程,將董事提名案提前到第一案,公司保安人員則阻礙市場派參加董事選舉投票⋯⋯。 當時, 本刊以「史上最荒謬的股東會」為題對此報導,至於那一年台灣的公司治理評分,較前次評鑑大退兩名,被泰國超越。這份難堪的成績,敲醒主管機關。 公司治理的進展,往往就是要從正視每一樁亂象開始。本期封面故事的主角之一,我們掀開大同公司前兩年的治理亂象。從本刊接獲的檢舉、查證中發現,在那段經營權熱戰期,大同當時的公司派恐是犧牲股東權益來力保經營權,我們也掌握證交所與大同對相關情節的往來溝通,新經營團隊查證後向證交所坦言「發現重大疏失」、「恐已涉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