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2584根煙囪
我們在選題時,有一個討論機制,會請文編同事投票:會不會買這期?通常,內部彼此打槍,說不會買的居多。但這期,出乎意料的都說:會買。 我好奇,疫情升溫的此時,為什麼要關心空污?台北空氣品質不錯,讀者會有切身感嗎?商周七年前做過《要命的空氣》,四年前做過《八百根煙囪的家》,這兩次封面主角—南投、高雄,空氣改善了嗎?難道不是再一次狗吠火車? 資深主編黄懷霈回覆:因為我們都關心自己吸到的空氣啊!空污跟疫情一樣都影響健康,何況它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礎上,應被揭露。 在總主筆呂國禎的調查中,人們對空污的慣性思考,一層層被顛覆:北部商業、中部工業、南部重工業,所以南部空氣比北部差……。但事實並非如此! 空污排序前幾名:台南學甲、屏東林邊、屏東萬巒……,它們是農業區,怎麼會是空污榜首?難道,只能怪東北季風? 再進一步發現,北部的空污排放大戶,被要求減排的幅度,竟是南部的五分之一,北部髒空氣飄到南部,南部卻得自己解決。「胖子不減肥,卻要瘦子減多一點,」國禎提出控訴:「這是以鄰為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