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彼此的故事
「我現在在煩惱一件事,它跟數位轉型一樣難,也一樣重要。」 一位董事長的話,勾起我的興趣。 什麼難題會讓見過大風大浪的他,坦承很棘手? 答案是:職場的情緒地雷,而且多跟憂鬱症有關。 在台灣,每年有超過兩百萬人在憂鬱症的陰影下,自殺通報人數以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為最多,他們往往是職場的中堅。可能某一天,你發現原本很出色的同事開始遲交案子、早退、精神變恍惚,然後,再有一天,他就請了長假,消失在辦公室中。 這還不是最壞情境,怕的是無法挽回的遺憾,所有人得痛心自責:「當初為什麼沒有察覺?」 就如那位董事長所述:人沒了,什麼轉型也不用談。 現在,因為疫情,憂鬱風暴正加速形成,遠距與獨處時間增加,讓全球憂鬱症的患病比率增加了二五%。 它,正取代心血管疾病,成為讓人失能的疾病第一名。 這期封面故事的主角: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夫婦,就曾陷入憂鬱深淵。 一位仕途正扶搖直上的部長,從看見妻子跳樓那幕開始,人生劇本重新改寫。 當妻子變得越來越像陌生人,他只能不斷試錯,直到因日劇《深夜食堂》開啟的對話,事情才有了轉機。 聽主筆郁萌說故事時,我紅了眼眶,幸好,結局是好的,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 像放風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