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很少有像現在這麼一段的時間,因為必須一直待在家裡,不能用地理空間的區隔,來判定當下該做什麼,深刻體會到自己常在兩種對立的狀態間擺盪:效率與焦慮,勤奮和懶惰,深度與淺薄,秩序與混亂…,相信你可以輕鬆想到更適合形容自己的兩個對立面,總而言之,活得很分裂。 經濟學家湯瑪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有段話很符合現在很多人的狀態:「人有時候表現得好像擁有兩個自我:一個希望自己有健康的肺、長命百歲,另一個卻染上煙癮,喜歡吞雲吐霧。一個希望閱讀亞當·斯密的著作來一點一滴提升自我,另一個則希望坐在電視前百無聊賴的看舊電影。這兩個自我一直不停地在爭奪對我們的控制大權。」 其實就算不用關在家裡的日子裡,我們也常在兩種自我間不斷來回探索和掙扎。 謝林鼓勵人們將自己想像成「兩個自我」:意志不堅的短期自我,以及擁有遠見的長期自我,來解決矛盾。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在他的暢銷書《深度工作力》裡,區分「兩種模式」的工作法,則有可能是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之一。這項他稱作雙模式(The Bi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