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新能源者得天下
新春開出紅盤,為兔年台股帶來好兆頭,惟市場疑慮並未一掃而空。景氣衰退幅度會有多大?美國升息腳步會放多緩?大家看法仍然很分歧;尤其,中國突如其來的「大鬆綁」,將對全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至今更難論斷。這些都為市場埋下潛在的風險與變數,投資人還是得步步為營。 面對即時性的波動,大家都得摸著石頭過河;但把時間拉長來看,有些趨勢的轉變卻已經回不去,不會受到短期因素的影響。能源就是最好的例子。 俄烏戰爭觸動新一波的全球能源危機,若以一九七三年爆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起算,今年剛好屆滿五十年。回顧這五十年來,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不時遭到能源危機的衝擊,但在全球「淨零碳排」的共識,以及新能源技術的高度發展下,這次全球能源轉型將進入全新的拐點。 本刊記者遍訪產官學界代表,大家都說這難度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太陽能、風電、水力、氫能等新能源雖是解方,卻難以符合大量、廉價又能穩定供應的條件。那新核能會不會是終極解方呢?雖然各家看法不同,但大家都堅信,科技技術的突破,終將能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