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整合新商機
甫結束的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年會,今年變得很不一樣了。新改選的三十五席理事名單中,醫界代表十五席,科技業代表十二席,占了大半數;而過去占有主場優勢的生技業則縮減席次;此外,台新銀行董事長吳東亮以金控業代表,也成為生策會理事。 從早期以生技業為主,再轉向醫療院所成員,到現在科技、金融業紛紛加入,生策會勢力的此消彼長,至少帶來三大意義:第一,市場焦點已經從過去較窄的生技製藥,走向更範圍更廣的醫療健康;第二,醫療產業正朝數位化、智慧化發展,醫療院所與生技製藥業都將加速與台灣資通訊產業整合;第三,科技、金融業挾著雄厚資金,不僅可擴增產業資源,也能導正外界常對生技業「一藥一公司」炒股模式的質疑,有助產業正向發展。 科技跨入醫療已是趨勢,成績卓越的華碩集團,早自二○一六年推出第一支整合健康管理平台的智慧手錶開始,便以鴨子划水之姿默默布局。一八年,董事長施崇棠宣布華碩展開二次轉型,新設智慧物聯網事業群;這是繼電腦、主機板事業之外的第三大事業群,由華碩最年輕、有戰功的張權德出任共同總經理,除了聚焦智慧製造和智慧零售,智慧醫療更是發展重點。…